“罗马尼亚文化日"在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

位于北京的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于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17:00 - 21:30在银河SOHO举办了“罗马尼亚文化日”活动。这一活动被在场的罗马尼亚学者视为罗马尼亚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新早晨”。该活动包括与最重要的汉语-罗马尼亚语翻译举行的论坛、爱明内斯库诗歌的双语朗诵会、“致敬迪努·利帕蒂”——安德烈·伊万诺维奇钢琴音乐会以及“蒂米什瓦拉2023年欧洲文化之都”摄影展。

活动的主要嘉宾是徐文德(杰出学者)、丁超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罗马尼亚语专业教授、文学博士,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罗马尼亚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董希骁(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罗马尼亚语教授,翻译:《罗马尼亚现代文化史》、《现代罗马尼亚语语法》等等。)、吴敏(国际台罗马尼亚语部主任)、外交官李明(前驻罗马尼亚使馆参赞)和王铁山(原中国驻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总领馆总领事王铁山)。

然而,这次活动的中心人物是德高望重的徐文德老师(89岁),他在罗马尼亚和中国被公认为过去50年中杰出的杰出学者之一,罗马尼亚语翻译,国际台罗马尼亚语部前主任。

丁超教授用诗意的语言开始了他的演讲,用罗语“早上好!”来问候在场的人,1月13日星期五晚上。然后,这位罗马尼亚学者解释道:“当我再次开始说罗马尼亚语时,我感觉就像一个早晨。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会议,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多产翻译家董希晓教授认为,“这不仅是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在2023年举办的第一次活动,也是过去三年来在中国的罗马尼亚语译者的第一次会面。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对于罗马尼亚来说,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选择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会引起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在这个市场上,其他国家的文化所产生的竞争是激烈的。因此,这需要营销,一个水平的提升。中国罗马尼亚人翻译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从我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发布还是评论,都会留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应与这些出版商一起澄清这些关系。然后需要更新文化推广的模式,了解互联网的价值,除了翻译和出版纸质书籍,我们还需要适当的内容用于在线分发和碎片化阅读”。

作为对他们全部工作的感谢,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LiviuȚăranu为客人颁发了优秀证书,表彰他们在图书翻译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为在世界上推广罗马尼亚文化做出的贡献。

北京语言大学二年级本科生王天歌(塔玛拉)和北京市第55中学12级学生乔治·马泰·安德烈(George-Matei Andrei)分别用罗马尼亚语和汉语朗诵了米哈伊·爱明内斯库的《我对你有什么愿望呢,亲爱的罗马尼亚》和《哦,留在我的身边》,为来宾们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诗歌时刻。

这场活动的音乐会部分由致力于罗马尼亚文化的安德烈·伊万诺维奇(Andrei Ivanovici)带来。他是罗马尼亚裔钢琴家、作曲家伊恩·伊万诺维奇(Ion Ivanovici,1845-1902)的后代,著名的《多瑙河河谷》(Valurile Dunării)的作者。安德烈·伊万诺维奇目前居住在上海,他此次的音乐会超过40分钟。在音乐会上,肖邦歌剧中的钢琴家迪努·利帕蒂(Dinu Lipati)最喜爱的作品为他带来了世界知名度,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ratti)、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k Chopin)和伊恩·伊万诺维奇(Ion Ivanovici)的华尔兹《多瑙河的波浪》。

最后,“蒂米什瓦拉2023年欧洲文化之都”的图片展在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外交部(MFA)资助,与罗马尼亚驻上海总领事馆合作举办。

感谢所有嘉宾的参与,并欢迎您参加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即将举行的活动!新年快乐!